k1体育让体育运动回归街头 让运动回归街头
栏目:户外知识 发布时间:2024-06-27 13:43:10

  k1体育“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参赛经历。在比赛现场,我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参加三人篮球的比赛。这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塞尔维亚三人篮球运动员Jovan D jurasevic(约万久拉舍维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FIBA OPEN 3×3公开赛济南站在融创茂落下帷幕,Jovan D jurasevic(约万久拉舍维奇)效力的烟台队最终凭借着出色的团队协作和关键时刻的出色发挥斩获济南站冠军,获得参加FIBA OPEN 3×3山东省省级赛的资格,不但可以向更高的荣誉发起冲击,还能积累奥运积分。今年,国家体育总局等三部门发文决定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换为经济的“增量”。

  近期,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在各大商场陆续展开。在第十一届驻济高校街舞挑战赛比赛现场,酷炫的灯光、动感的音乐、自由的穿搭、随性的舞蹈,舞林新秀闪亮登场,为泉城市民奉上一场视听盛宴。比赛在融创茂西广场举行,比赛从上午9点开赛,直到22点才圆满落幕。在超过12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些热爱街舞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表现自我,激情起舞。赛事发起人、0531爱舞橙街舞品牌创始人王天告诉记者:“这一次的比赛是在商圈进行,街舞也真正回到了街头。能够感受到,在大家热烈的欢呼与掌声中,参赛选手们很兴奋、很投入,比赛氛围堪称完美。”王天表示:“我们将在8月举办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联赛山东赛区的比赛,比赛也会在商圈进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不仅增加了体育赛事的曝光度、关注度,也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更好的参赛体验,营造了更出众的比赛氛围。此外,参赛者、观赛者的消费,也将带来积极的连锁反应,真正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王天告诉记者,这项比赛计划进行5天时间,将会吸引4000到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街舞高手参赛,预计观看人数可达到上万人次,有着厚重历史的济南将与足够新潮的街舞再度完成一场双向奔赴。

  超高的赛事人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济南融创茂市场营销负责人王一杰给记者列出一组统计数据,融创茂在举办相关赛事的周末日销售额同比分别提升5%、14.2%。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一杰表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赛事让周末的融创茂人气更高了,不管是参赛者,还是观赛者,他们大多是拖家带口,带着家人、朋友一起来。因此,我们的客流明显增多了。此外,体育赛事也大幅提升了消费者在商圈的滞留时间,这也对促进消费有着显著作用。”

  前不久,齐鲁少年篮球争霸赛在融创茂室外广场举行,来自济南的孙村代表队、雪山代表队、高新代表队等多支少儿篮球参赛队在两个年龄段的对抗中切磋技艺。按照竞赛规程,比赛分为U 8年龄段与U 10年龄段两个组别,两个年龄组的冠军球队将获得现金奖励,所有球队均可获得完赛奖牌等奖励。比赛开始后,伴随着现场动感的音乐声,这片小小的篮球场地相当热闹,孩子们的篮球水平高低不同,但对于比赛的投入同样专注,抢断、上篮、过人等一招一式都颇具球星风范,在主裁判的有序判罚之下,比赛也有了专业赛事的感觉。场上的球员气势如虹,场下也同样是一番紧张的景象。教练员在为即将登场的球队安排战术,小球员的家长们也在关注着比赛的局势,不时叫好或惋惜。通过现场紧张激烈的氛围,小球员们感受到了堪比专业篮球赛事的气氛。此外,在泉城的夏夜之中,许多观众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到现场,在消遣娱乐的同时也促进了夜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济南的潮流体育运动与青少年篮球发展喜人,通过此次的组织,我们对于青少年篮球培训的未来发展也坚定了信心。”赛事负责人、济南星跃体育公司经理李苛表示。

  三人篮球比赛起源于街头篮球,已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的城市团体运动项目,本次FIBA OPEN 3×3山东省济南市三人篮球公开赛由国际篮联中国区主办,是一项风靡全世界的赛事,不仅为广大篮球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进一步推动了三人篮球运动在本地区的发展。它激发了人们对篮球运动的热情,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山东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二级调研员扈桂芹表示,近期山东省发布了“好运山东”《“四沿”引领性赛事目录、融合发展性赛事目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赛历》,这是山东省体育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体育赛事品牌效应、激发体育消费潜能的创新举措。以高质量“好运山东”“四沿”赛事为引领,打造“赛事+”经济,丰富体育消费场景,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彰显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山东发展赛事经济提供了新思路、新道路。“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将充分发挥赛事经济溢出效应,强化赛事赋能、资源导入,营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的体育融合消费新场景,与景区、街区、商圈融为一体,把体育赛事办起来,让景区人气火起来,街区消费旺起来,商圈人气聚起来。”(本报记者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