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发展留痕的符号记忆,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智慧凝聚,是一个民族生命健康、生活样态、文化习俗等在体育上的留存,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中华体育精神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土壤中,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中,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进课堂、进课间、进社团、进节日、进竞赛等途径,认知、认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
课堂教学是彰显中华体育精神的主阵地,更是新时代体育教学回归育体、育心与育人本质,实现“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目标的主战场。将传统体育项目以学生可见、可感、可知的形式融入,是推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的基本形式。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科学开设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跳绳、空竹、武术、赛龙舟、滚铁环、踢毽子等,同时进行结构化、主题式教学,让体育课堂散发运动气息,绽放体育之美,使科学求实、团结协作之精神更加彰显。就拿跳绳来说,这是一项有1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简易轻便、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对学生下肢力量、上下肢配合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用短绳,也可以使用长绳,可以单脚、双脚跳,也可以单人或合作跳,使师生的运动能力与技能得到锻炼,心灵与情感得到洗礼。
课间活动是学生每天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1小时运动的有效形式之一,也是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大课堂。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探索大课间活动的项目和方式,将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素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兴趣、乐参与,在增体质、养习惯的过程中,形塑和谐发展、坚定自信之精神。学校可以根据能力的差异,在大课间活动设计中,一到二年级开设抖空竹,三到四年级开设滚铁环,五到六年级开设踢毽子等进阶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活动、参与、分享中掌握运动技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享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和乐趣,弘扬传统体育精神,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在坚定自信中拓展体育的文化空间。
学校社团是展现体育特色的窗口,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体育组织。传统体育项目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主要载体,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专长,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课程。同时,学校可通过百花齐放的社团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让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的精神品质、道德素养得到继承与发扬,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收获专长、坚定信念,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武术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增进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学校可通过武术与国学经典《弟子规》《少年中国说》的融合,将经典诵读渗透到武术活动中,实现动速静定的节奏美与国学经典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达至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理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主题节日是学校为凝心铸魂、立德树人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庆“六一”主题活动及文化艺术月等活动,都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将健身性、实践性、综合性、表演性和文化性展示在活动中,通过体教结合、体艺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并将其焕发在操场上、唤醒在成长中、激发在兴趣处、塑造在品质上、修炼在道德上,真正让中华传统体育的文化之钙更好地滋养学生心灵,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许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空竹自身具有快慢相兼、行云流水、造型优美的特点,与健美操、街舞等时代元素相融合,空竹在绳子上上下自如、左右来回旋转,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视觉、艺术上的享受,彰显出了“五育”并举的劳动成果。
体育竞赛是塑造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重要途径,是彰显文化育人、比赛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契机,更是生动活泼、突出个性、展现风采、团结合作、为国争光的“大单元”思政课。学校可通过课内外多样性的比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评的体育教学新文化,更好地彰显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之精神。在运动会上,侧重设置拔河、赛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一根绳、一条舟、一条心,迸发力量、拉近心的距离,学生沉浸在拔河比赛和赛龙舟比赛中,用呐喊声传递中国力量,传承文化自信,立志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总之,体育是运动不息的过程哲学,是完善身心的过程历练,是追求更高智慧的过程文化,也是修炼健全人格的过程品质。新时代,我们要在坚持体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精华的途径,让传统体育项目更加有力地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作者张定强系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勾彩虹系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