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和竞争经常在运动场上演。与科技和太空探索一样,体育是一个敌对国家可以证明或维护其主导地位而不必开战的领域。因此,冷战时期的体育运动往往被高度政治化。
与太空竞赛一样,体育也是一个国家可以展示其实力或支配地位的领域。因此,西方国家和苏联集团国家都在体育训练和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中尤其如此。
奥运会成为一个突出的舞台,在那里这种竞争已经白热化。就像1936年的纳粹德国一样,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试图利用奥运会来获取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奥运会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冷战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冲突;这些比赛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一些比赛以混乱或有争议的方式结束。奥运会还充当了政治抗议的舞台,比如80年代初有争议的西方国家莫斯科奥运会活动。
冷战时期的体育运动也可以是建设性的。体育运动偶尔起到破冰的作用。对体育的兴趣为政治对手提供了交流和建立更好关系的共同点和机会。
苏联没有参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夏季奥运会。苏联曾在1948年被邀请参加伦敦奥运会,但遭到苏联方面拒绝,显然是因为斯大林担心苏联运动员达不到世界标准。
莫斯科为195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进行了紧张的筹备工作。苏联派出近300名运动员前往赫尔辛基,赢得71枚奖牌,其中22枚金牌,证明了这一点。
苏联对体育的持续关注在1956年得到了回报。苏联队在1956年意大利冬奥会上独占鳌头,赢得16枚奖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上,苏联队也以98枚奖牌(37金)的成绩位居奖牌榜首位。这是奥运会上单个国家获得奖牌最多的一次,这让美国的74枚奖牌(32金)相形见绌。苏联队员从墨尔本归来时被誉为英雄;17人被授予列宁勋章。
苏联在那之后之后继续大力投资以确保在奥运会上的成功。获得奥运奖牌或打破国家或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将得到现金奖励或实物奖励。体育设施、学院、教练和训练项目都得到了国家的大量资助。1960年至1980年间,苏联政府对体育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使体育场馆和游泳池的数量翻了一番,并新建了近6万座体育馆。
成功的运动员在国家新闻和宣传中受到赞扬。普通公民被鼓励参加体育运动,体育项目成为苏联学校的必修课。人才识别计划发现有前途的年轻运动员,他们被提供国家资助的教练或奖学金。
冷战期间,苏联加入了许多国际体育组织,并精通多种体育运动,甚至那些在俄罗斯传播历史很短的体育运动,如篮球、排球和足球。
其他东欧苏联附庸国家也对体育进行了类似的投资。东德非常重视体育实力,其主要动机是与西德之间的竞争。
这两个德国都没有参加1948年奥运会,而东德因为国际奥委会(IOC)坚持统一的德国队参加1952年奥运会。1968年,东德首次派出自己的奥运代表队参赛,当时东德运动员在奖牌榜上排名第五,获得25枚奖牌(9金)。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奥运会是东德的胜利。东德队参加了18个项目的比赛,在奖牌榜上名列第三(40枚奖牌,13枚金牌),比东道主西德队多了26枚奖牌。
尽管人口相对较少,只有1600万,但东德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为最成功的体育国家之一,特别是在田径、游泳、划船和体操方面。在1976年、1980年和1988年奥运会上,东德队在奖牌榜上获得亚军,落后于苏联(与苏联一样,东德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东德也在连续五届冬奥会上获得第一或第二名。
东德的体育项目后来受到了和广泛使用类固醇的指控,尽管没有太多直接证据。
墨尔本奥运会(1956年)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政治紧张局势蔓延到体育场馆。开幕式前两周,苏联军队进入匈牙利,推翻了改革派的伊姆雷纳吉政府,杀害了2000多名匈牙利抗议者。匈牙利水球队随后由抽签与苏联队进行半决赛。
在这场后来被称为“水中有血”的比赛中,两队互相辱骂、踢打。匈牙利队粗野的战术让苏联人不安,他们丢了四个球,却没有进球。比赛快结束时,匈牙利选手埃尔文·扎多尔被苏联对手击中头部。扎多尔的眼睛被划破了一道口子,导致泳池流血,比赛在结束前一分钟被取消。
队员们离开赛场时,苏联队遭到澳大利亚观众的嘘声和唾沫。匈牙利队晋级决赛,以2比1击败南斯拉夫队,夺得金牌。苏联队不得不接受一块铜牌。
另一场著名的奥运会交锋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的美国和苏联男篮。这两个国家的强队都有着长期的获胜记录。当时由大学生选手而非专业人士组成的美国队曾在前七届奥运会上夺得金牌。苏联队是奥运会银牌得主和欧洲冠军。
美国队和苏联队在慕尼黑被分成不同的小组。两队都相对轻松地晋级决赛,苏联队在半决赛中击败古巴队,美国队击败意大利队。考虑到两支球队的实力以及各自国家的政治竞争,这场金牌比赛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苏联队都领先,然而到了最后几秒,美国队却反击领先一分。计时员和裁判员之间的失误和混乱使得苏联人能够将比赛进行到底,并打入制胜一球。苏联以51比50获胜在美国队和支持者引起轩然,美国队声称最后一个球是违规的。美国官员提出抗议未果,随后向国际奥委会(IOC)提出上诉。美国最后选手拒绝领奖接受银牌。
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与苏联展开激烈体育竞争的西方国家。1972年,加拿大和苏联驻莫斯科外交官发起了两国间的一系列冰球比赛。这一系列的八场比赛,每个国家四场,于1972年9月举行。最初被称为“友谊系列”,后来被称为峰会系列。
在体育方面,峰会系列赛取得了成功,表演出了高质量的冰球比赛。加拿大队以夺冠热门的身份进入了系列赛,但在四场主场比赛中却翻了船,在四场比赛后2:1落后于苏联队。这一系列事件吸引了媒体的大量报道,并激起了双方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球场上,双方都声称裁判有失偏颇,战术和球技都有争议,这一切都给比赛蒙上了阴影。在第六场比赛中,加拿大球员博比·克拉克被指控在第六场比赛中故意伤害对方选手瓦莱里·哈拉莫夫,导致其脚踝骨折。最后加拿大队以4比3赢得了系列赛,但苏联球员的高水平让对手大吃一惊。
奥运会偶尔会成为发泄政治不满的平台。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奥运会上,世界体操冠军、直言不讳地批评苏联侵略的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维拉·卡斯拉夫斯卡在演奏苏联国歌时把头转向别处。
中国最早没有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因此在1956年至1980年间没有参加夏季奥运会。由于主办国加拿大拒绝承认其主权,中华(台湾地区)了1976年奥运会。
然而,最大规模的奥运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这是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抗议。相反,美国举办了“另类奥运会”,自由钟经典赛,有29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苏联和14个苏联集团国家通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进行报复。苏联也组织了他们自己的另一场嘉年华,称为友谊运动会。
冷战时期的体育运动常常是对抗性的,但有时是建设性的。乒乓球在恢复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是最好的例子。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队员在日本巡回赛,并与中国队队员友好交流。作为回应,中国官员邀请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美国代表团接受了邀请,于1971年4月访问了中国。
这次访问包括观摩性比赛和参观中国故宫和长城,引发了两国媒体的极大好奇和关注。尽管这一邀请无疑是由中国策划的,但乒乓球在外交上起到了破冰的作用,可以在没有政治软弱迹象的情况下展现信任和善意。这种众所周知的“乒乓外交”为更高级别的访问和会晤铺平了道路,并最终促进了中美之间的和解。
美国队的中国之行三个月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与周恩来进行秘密会谈。基辛格之后,尼克松总统访问了北京,并于1972年2月会见了主席。中国后来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而华盛顿则恢复了与北京的外交沟通。